农村安葬仪式

农村安葬仪式

农村安葬仪式


    在农村,丧事办理的时间,一般为三天,有的是五天、七天,特殊的会有九天或十五天。三天办理丧事的流程,主要是报丧、破孝、入殓、请厨、搭灵棚、吊唁、破土、摔老盆、路祭和安葬等十个。

 

 

    第一天是报丧、破孝、入殓。报丧,是当天早晨,孝子们亲自到舅舅、姑妈等直系亲戚家报丧,告知老人已去世,及丧事的安排。破孝,是在知客先生的指导下,为即将前来参加丧礼的所有宾客准备孝衣、孝帽及孝巾等。

 

    入殓,是在当日晚上十二点前,把老人遗体从卧室转移到正堂的棺材内,棺盖不上钉。

 

    第二天是请厨、搭灵棚、吊唁。请厨,是上午陆续有客人前来,开始准备宴席应用物资,中午正式开席。搭灵棚,是下午在指定位置搭设灵棚,为晚上吊唁仪式做准备。

 

    吊唁,是丧事活动最重要的流程,也是最具仪式感的环节,为晚饭后举行。下午,灵棚搭建完,把棺木转移至灵棚内,新来的宾客在灵棚内上香。

 

    晚饭后,举行吊唁仪式,由知客先生主持,所有前来参加丧礼的宾客到场参加,器乐人员做好配合,孝男孝女们围灵棚棺木周围。

 

    知客先生根据名单,呼喊登场吊唁人员名字。被叫到名字的,依次登场行礼上香,或鞠躬作揖,或作揖磕头,或二十四拜,孝子均需磕头谢过。上香时,有专人协助配合。

 

    第三天是破土、摔老盆、路祭和安葬。破土,是早晨由孝子带队前往墓地开挖墓穴,孝子挖前三锹土。

 

    摔老盆,是上午前往墓地时的重要环节,服务人员用绳子捆绑好棺材抬起棺木,孝子在棺材前摔破老盆,带头前往墓地,其他人员跟随。

路祭,是殡葬队伍前往墓地过程中,在岔路、拐弯时,撒纸钱或放鞭炮。

 

    安葬,是丧事办理最后一个流程,棺木抬到墓地放入墓穴,孝子先在四角撒一把土,寓意他亲自埋葬老人。之后,回土完毕,把花圈放在坟周围。前来参加安葬的亲人,依次向老人磕头烧纸作别。


    丧事办理完毕,家属们要重点商量之后的头七、三七、五七、七起、百天和周年祭等重要祭日的计划安排,初步确定哪些人员参加,要准备哪些物资等。

 

    在农村举办丧事,不同的地域间存在着种种不同的习俗,均表达着对逝者的缅怀与敬意。无论何种方式,都是对生命的最后一份尊重,对逝者的一份缅怀。